返回列表
重要资讯

埃菲尔铁塔上的东方回响:从“输出产品”走向“输出价值”

在巴黎,埃菲尔铁塔不仅是法兰西的象征,更是全球时尚与奢侈品行业的精神坐标。当第十一届中法品牌高峰论坛9月25日选择在这里举行时,其意不言自明:这是一场关乎“品牌价值”的顶级对话。

当下的全球市场,早已不是“酒香不怕巷子深”的年代。对于正在崛起的中国品牌而言,出海之路早已走过了单纯依靠性价比进行规模扩张的初级阶段。如何撕掉“平替”标签,在全球消费者心中建立起“高溢价”的品牌认知?这不仅是一个商业问题,更是一个文化问题。本届论坛的主题——“破局之道:品牌高溢价出海欧洲”,精准地切中了时代脉搏。

从“文化折扣”到“文化溢价”:中国品牌出海的价值共识

法国前总理、法国展望与创新基金会主席拉法兰在开幕致辞中强调“文化是全球和平共处的根本,通过文化的传递才能创造未来更美好的合作,感谢杨晶先生开启了Bonjour Brand这扇让美好创意与商业商品合作的大门。”

“中国必将诞生世界级的奢侈品牌,因为一切始于文化,而中国文化足够丰饶。”法国奢侈品协会主席Laurent Boillot在论坛上的断言,掷地有声。这代表了一种来自全球奢侈品腹地的观察与判断:文化,正成为中国品牌实现高溢价的核心密码。

曾几何时,“文化折扣”(Cultural Discount)是中国品牌出海时常遇到的无形壁垒。由于文化背景、审美习惯的差异,许多蕴含东方美学的产品在海外市场难以获得与之匹配的价值认同。然而,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和文化自信的增强,情况正在发生质变。从故宫联名款的惊艳,到中国花样游泳队妆容的“国家名片”效应,中国化妆艺术大师毛戈平的分享,生动诠释了如何将东方美学与现代技艺结合,创造出独特的品牌资产。

这届论坛凝聚的共识是:中国品牌的高溢价之路,必须从挖掘自身深厚的文化底蕴开始,将传统工艺、东方哲学、当代设计融为一体,完成从“文化元素”的简单挪用,到“文化叙事”的深度构建。

一个“东方选品官”的巴黎实验:品牌出海是文化的双向奔赴

在众多行业领袖和品牌创始人中,美腕合伙人李佳琦的身份显得尤为特殊。作为一名连接

亿万消费者与品牌的“特邀首席选品官”,他的视角更贴近市场,也更具象。

他没有宏篇大论地谈论战略,而是分享了不久前在巴黎经营一家“国货快闪店”的真实实验。这个实验恰恰是“品牌高溢价出海”最生动的微观缩影。

“当法国消费者看到产品里融入的非遗苏绣元素时,脸上露出的是惊讶而真诚的好奇,”李佳琦在演讲中回忆道,“一位法国医生在听过我们的品牌研究后,当场竖起大拇指,说‘这个研究很厉害,我懂了’。”

这两个瞬间,精准地回答了“如何让海外消费者认可品牌溢价”的核心问题。溢价,源于理解和认同。苏绣的背后是传承千年的工艺美学,品牌研究的背后是对消费者需求的深度洞察与尊重。这些“产品之外”的价值,恰恰是构建品牌护城河的关键。

李佳琦将品牌出海定义为“一场文化的双向交流”。在巴黎,李佳琦和伙伴们不仅展示了东方的工艺与设计,也学习了法国在陈列与故事讲述上的精致表达。这不再是强势的文化输出,而是一场谦逊而真诚的“双向奔赴”。他提出的观点——“品牌价值并非简单地把价格抬高,而是把产品所承载的文化价值、审美品位和社会责任,实现为国外消费者能够理解并愿意为之付费的价值认同”,为“高溢价”提供了最朴素也最坚实的注脚。

从这个角度看,李佳琦的角色,已经超越了单纯的“带货主播”,而是演变为一个“文化转译者”和“价值发现者”。他利用自身巨大的影响力,在中国消费者与品牌之间搭建信任的桥梁;如今,他们正试图将这座桥梁延伸至海外,通过严苛的“选品”逻辑,筛选出那些真正能代表“中国品质”和“东方美学”的品牌,帮助它们完成与世界对话的第一步。这正是“选品会”模式在国际化语境下的价值升华。

从“单打独斗”到“基建先行”:构建出海新生态

如果说文化自信是“心法”,那么坚实的产业生态和基础设施则是“打法”。本届论坛最大的亮点之一,便是超越了单纯的理念探讨,进入了务实的“新基建”构建阶段。

由Bonjour Brand中法品牌美学中心与澳门直播协会共同发起的“中法葡进出海选品中心”在澳门与巴黎政府支持下成立,以及由Bonjour Brand发起的“值得向世界推荐的中国品牌”项目,与整合了欧洲本地渠道、零售网络与红人资源的“Bonjour 4C品牌高溢价出海服务平台”的发布,都标志着中国品牌出海正在从“单打独斗”的游击战,转向“集团军作战”的生态战。

论坛上,我们看到了百雀羚携手Bonjour Brand正式进军欧洲,看到了唯怡从餐桌走向巴黎时装周的T台,也看到了飞跃球鞋上“龙纹与埃菲尔铁塔”的符号共生。周大福、自然堂、Babycare、ASK JUNIOR、梦金园等50多个涵盖美妆、珠宝、母婴、食品等领域的国民品牌齐聚一堂,与LVMH旗下的莎玛丽丹百货、老佛爷百货等欧洲顶级渠道方展开直接对话。

澳门经科局对外贸易及经济合作厅厅长林凯健在论坛表示,“一国两制”的成功实践,为澳门经贸发展打下坚实基础,让澳门充分发挥“背靠祖国、联通世界”的优势,与全球多个经济体建立紧密贸易联系。

这背后传递出一个清晰的信号:中国品牌正在以一个“集体”的面貌,寻求价值链的整体跃升。

两场关于“价值塑造之路”(Creation + Culture)和“价值兑现之路”(Confidence + Channel)的圆桌对话,更是将品牌全球化的双引擎剖析得淋漓尽致:前者探讨如何通过文化叙事与设计创新构建核心溢价能力,后者则聚焦如何通过数字化渠道与本土化运营,将品牌价值高效转化为市场竞争力。

从Made in China到Proudly Made in China

中法品牌高峰论坛走过十一届,它像一面镜子,映照出中国品牌全球化路径的演变。从最初学习西方品牌经验,到如今在埃菲尔铁塔下自信地探讨“高溢价”之道,这本身就是一场深刻的蜕变。

未来,当一个巴黎人购买一支蕴含本草科研成果的中国护肤品,当一个伦敦人愿意为一把融合了非遗工艺的中国椅子支付溢价,他们购买的将不仅仅是一件商品,更是一份来自东方的审美、智慧与生活方式。

这场在巴黎塔尖举行的论坛,与其说是一次盛会,不如说是一个宣言、一个起点。它标志着中国品牌正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文化自觉和战略协同,开启从“中国制造(Made in China)”到“为中国创造而自豪(Proudly Made in China)”的伟大转变。而在这条远征路上,需要更多像美腕这样的连接者,以专业的选品能力和真诚的沟通姿态,为中国品牌找到通往世界舞台中央的那束追光。